
這故事發生在台中市和平區谷關風景區的一個小地方,有人餵養幾十隻貓咪,有食物來源,沒有絕育,因此浪貓數量漸漸增加。而其他居民也開始受到日益增長的貓咪影響,叫春聲、便溺味…不堪其擾。
連續三天,在天色昏暗的凌晨四點半,我們起身出發前往抓貓。牠們貓去結紮。
與餵養人及在地民眾事先的溝通與協調之後,預計以TNvR的方式來阻斷繁殖。
第一個早上,二個半小時的時間,我們抓了41隻貓。
當地民眾向我們抱怨餵養人造成貓咪數量太多、會刮傷車子等等困擾。在現場偶爾可以看見餵養人與其他民眾的言語衝突,但抱怨、吵架無法解決任何事情。我們的行動,不僅可以控制貓咪數量,也可改善貓咪造成的困擾。
第二天,又抓到18隻,我們在松鶴部落辦理下鄉絕育行動,從市區帶來醫療團院,除了為抓到的貓咪結紮之外,也與台中市動物保護防疫處合作,提供和平山區民眾免費的絕育、狂犬病疫苗注射及晶片植入寵物登記的三合一服務。
第三天,再抓到了6隻,餵養人曾說:「這些貓咪不要放回來了!不然我又開始會被其他人唸了…」,地方民眾也說:「這些貓咪不要放回來了!不然實在太多了,會抓車子尿很臭…」聽到這些話不免覺得心情很複雜,流浪動物的問題終歸人類造成。
餵食固然是良善的出發點,但是單方面的餵養,不解決產生的問題,總是導致其他人對無辜的動物感到厭惡,甚至害了牠們。身為人類的我們,更需拿出智慧,在問題無法收拾前認真面對。
台灣之心愛護動物協會用盡了所有力,每年提供超過一萬五千隻的絕育補助、安排了無數的行動,就是希望阻止一切變得更嚴重。
相關文章
- 「你好,我要申請名額~我剛從療養院義剪完回來,現在要趕快抓貓去做絕育!」來自南投的林阿姨,語氣爽朗,沒有一絲疲憊,只有滿滿的活力。早上,她帶著剪刀走進療養院,
- 來自嘉義的張阿姨,每隔一段時間就會來電申請「紮浪浪計畫」,電話那頭透著她堅定又溫柔的語氣,她告訴夥伴自己開始為浪浪絕育已經好多年了,
- 🙎🏻♀️:「這裡是北海岸、在岸邊涼亭有20多隻浪貓…」💁🏻♀️:「我只是想來海邊散散心,沒想到還帶了任務回去呢!」